“晶體管”現(xiàn)在可以分為多種類型,每種類型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結構,例如FET、MOS FET、CMOS等也是廣義上的晶體管。當然,它仍然是有源的,主要用于電壓/信號放大和開關控制。在本文中,英銳恩單片機開發(fā)工程師將解釋這種雙極晶體管是什么,以及它的原理、機制和特點。
一、什么是雙極晶體管?
晶體管是一種半導體元件,可以放大很小的電壓或信號,或在電子電路中進行開關以控制信號的開/關。傳統(tǒng)上,放大是使用真空管進行的,但它的特點是物理尺寸大,功耗高。
然而,隨著 1947 年美國貝爾實驗室晶體管的發(fā)展,電子設備將發(fā)生巨大的變化。第一個晶體管被稱為點接觸晶體管,但次年發(fā)明了結型晶體管——電流雙極型晶體管,極大地促進了設備的小型化、高精度、高效率、低功耗。
自從1968 年引入CMOS 技術后,后來被歸類為單極晶體管,這種易于集成的晶體管逐漸成為主流,但正如最初介紹的那樣,雙極晶體管也有,用途還不少。這種雙極晶體管與單極晶體管的區(qū)別在于,空穴和自由電子都參與了半導體中前者的操作。
在后者中,操作涉及空穴或自由電子。換句話說,它被稱為雙極,因為它在其操作中同時涉及正負載流子。此外,雙極晶體管是電流驅(qū)動的,而單極晶體管是電壓驅(qū)動的。
二、雙極晶體管的原理
半導體可分為p型和n型,簡單地說,p型半導體有空穴,它缺乏電子。相反,n型半導體有過剩的自由電子。二極管和晶體管結合使用p型和n型半導體,但雙極型晶體管采取pnp或npn等示意圖。這被稱為PNP 半導體或 NPN 半導體。而端子從每一個出來,一個叫做發(fā)射極,另一個是集電極,中間夾著半導體的中間端子叫做基極。
發(fā)射極發(fā)射自由電子,旨在安裝在集電極側的空穴中。無論是 PNP 還是 NPN,僅通過從發(fā)射極或集電極施加電壓就不會產(chǎn)生電流。這是因為在PNP晶體管的情況下,當從發(fā)射極側施加正電壓時,在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之間形成耗盡層。
但是,通過對基極施加正電壓,從基極側供給自由電子,空穴向集電極側移動而不會被N型半導體捕獲,結果電流可以流動。在NPN晶體管的情況下,當從集電極側施加+電壓時,發(fā)射極側n型半導體的自由電子和p型半導體的空穴結合,耗盡層也形成。
然而,當從基極施加正電壓時,自由電子流向基極側,剩余的自由電子流向集電極側,因為p型半導體的空穴不適合。這是因為中間的半導體是極薄的薄膜,并且電流流動。由于這種機制,向基極施加電壓有時稱為“偏置”。所以,NPN晶體管是主流市場的原因也是這個。
此時,從基極流出的自由電子為電流創(chuàng)造了一條通路,因此有時也稱為“基極電流”,但基極電流即使是非常微弱的信號也能起到上述作用。此外,它不僅承載電流。由于發(fā)射極側和集電極側的載流子一起發(fā)射,因此信號被放大。
這就是晶體管的主要原理和機理,基極和發(fā)射極為PN結,結構與二極管相同。因此,為了使基極電流從基極偏置并允許基極電流流動,需要將基極電壓保持在比發(fā)射極電壓高 0.6 至 0.7V。這里產(chǎn)生的電位差稱為結飽和電壓,是開/關切換操作的原理。
三、雙極晶體管的特點及應用
要了解雙極型晶體管的特性,將其與 MOS FET 和 CMOS 等單極型晶體管進行比較更容易。首先,很容易獲得增益(增益,即輸入/輸出電壓的比值)。
如上所述,晶體管是放大電流和信號的元件,但它表明在需要高放大系數(shù)的電路中使用雙極晶體管更有效。然而,雖然可以放大微小信號,但電流至少足以操作晶體管是必不可少的。與單極晶體管一樣,即使集電極電壓發(fā)生變化,集電極電流也具有保持恒定的特性,這稱為恒流特性。
雙極晶體管在高頻操作方面也很出色。如今,數(shù)字電路正變得越來越主流,但許多電路都在高頻下工作。在這種情況下,可能會出現(xiàn)電磁噪聲,但雙極晶體管具有高噪聲特性并且對此類電路有效。另一方面,因為它是電流驅(qū)動的,它比電壓驅(qū)動的單極晶體管消耗更多的功率。此外,可以說單極晶體管在開關速度和尺寸減小方面更勝一籌。例如,放大器、石英鐘和RTC(實時時鐘)等振蕩電路、溫度傳感器、靜電放電處理等。
以上就是英銳恩單片機開發(fā)工程師分享的“什么是雙極晶體管?MOS FET和CMOS有什么不同?”。英銳恩專注單片機應用方案設計與開發(fā),提供8位單片機、16位單片機、32位單片機。